脐疝其实是早产孩子及低体重孩子发病率较高的一种肚脐部位的病变,是大家肚子里的小肠、结肠等连同腹膜、腹壁皮肤一块顶出来后形成的。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孩子都会出现脐疝的现象,一般都会伴随孩子的发育而慢慢地愈合,但大家还是要给予肯定的看重,由于部分孩子也会由于处置不当而病情恶化,特别成人的脐疝愈加地很难自愈,这个时候,大家就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护理和治疗。

新生儿脐疝的症状

脐疝气多发生于新生儿,有些孩子在婴幼儿期仍然存在,这也是孩子的容易见到病。而新生儿脐疝的症状有什么呢?

脐疝主要临床表现是在脐部形成向外突出的肿物,多呈半球形或圆柱状,肿物顶端有一小瘢痕,是为脐痕;肿物直径一般极少超越4厘米,肿物的特征为可复性,即哭闹、咳嗽、直立时肿物饱满增大,而且肿物触之较坚实;小儿安静或者父母用手按压时,肿物缩小或者回纳人腹腔,并伴有咕咕肠鸣音。肿物缩小或还纳后,局部留有松弛皮肤皱折,以上为典型的脐疝。肿物有时较大,尤其是孩子哭闹腹压增高时,外表的皮肤发亮看上去较薄,于是又有一些父母担忧脐疝是否会被撑破,事实上因为皮肤的弹性与韧性,并没有撑破的可能性,除非是创伤所致。

大部分父母非常关切脐疝肿物的大小,他们觉得肿物越大病情越重,而大夫则更重视脐环直径的大小,当脐疝肿物还纳后,你可以用示指轻轻向脐中心探入,这个时候可以触到腹壁上有一缺损,一般仅容示指尖通过(直径不足1厘米),假如脐环过大,则愈合的时间会偏晚;脐环较小,虽然有益于早痊愈,但增加了脐疝嵌顿的机会。

与腹股沟斜疝不同,绝大多数脐疝儿并无其他不适,偶有消化不好的或肠痉挛,只不过少数可能发生疝气嵌顿,即疝出的肠管被卡在脐环处。此时疝出的肿物变硬,有触痛,还纳受阻;病儿阵阵哭闹,常有呕吐,腹部X线片有肠梗阻征象。遇此状况父母应带孩子早到医院就医,以防被卡住的肠管发生绞窄性坏死。

还有少数病儿是非典型的脐疝,膨出的肿物在脐的上方或下方,甚至在原脐的旁侧。